【聚焦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电力④-东台报业网

【聚焦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电力④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30     日期:2021-03-11 10:42:29
提高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鲁曼刊发媒体:国家电网报 3月9日 第4版问:作为地方产业带头人,您如何看待供电公司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答: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主要业务涉及火鸡养殖、农

提高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鲁曼

刊发媒体:国家电网报 3月9日 第4版

问:作为地方产业带头人,您如何看待供电公司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答: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主要业务涉及火鸡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循环生态种植、羽毛工艺品研发制作及网络销售等关联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带动了周边近百户村民增收。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智库、乡村创业培训中心、火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新载体建设和物联网、电子商务普及行动。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供电公司给予支持。希望供电公司通过提升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保证电网高稳定性,为我们使用先进技术设备提供更好的用电保障和服务。

问:现在盐城高铁接轨上海,您认为建湖乡村振兴工作怎样才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答:目前建湖乘势而上,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要加速融入长三角、振兴乡村,人才是第一资源。除了创办“乡旮旯众创空间”,我们还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发起创立了“返乡下乡创业服务联盟”,并与高校展开合作,引领农民进行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培养更多的“新乡土人才”,带领乡亲们致富。

问:您对供电服务有什么建议?

答:在建湖生活感受到的是可靠的电力和贴心的服务。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服务,24小时电话一叫就到。这样的队伍和服务值得点赞。我希望供电公司能够继续保持,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更省心、更便捷的供电服务。

用好“电管家”,在“碳达峰、碳中和”中贡献企业力量

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事业部工程部经理 赵伟

刊发媒体:新华财经网

问: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威孚高科技集团有何布局?

赵伟:威孚高科技集团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长期高度重视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企业进一步加强新产业布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力促制造方向从传统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变。同时,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结构调整,从单一的燃油喷射系统产品扩展到燃油喷射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汽车进气系统三大板块,形成有竞争力的汽车核心零部件绿色产业链。

2018年,企业新建了氢燃料电池厂房,启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项目,布局新能源轮毂电机技术,2019年建成了华山路科研中心,主要研发新型动力电池,减少碳排放,成功实现了产品升级改造和业务战略转型,以新增长点拓展企业绿色发展空间,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

问:供电部门在助力企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

赵伟:电力一直是威孚高科技集团的核心生产要素。多年来,无锡供电公司坚持定期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的8个用户变电所提供24小时设备监控及全天候设备抢修服务,并通过开展周期性巡视,运用红外、局放等专业检测手段,确保企业电力设备稳定运行平稳,针对异常缺陷处理提供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建议,当好了企业的“电管家”。今年8月,无锡供电公司还将帮助我们35千伏用户变电站由10兆伏安增容至25兆伏安,助力企业升级扩产。

同时,无锡供电公司在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对我们所有厂区的用能结构和能效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与我们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方向不谋而合,目前,无锡供电公司已在威孚高科技集团内部部署了1200个数据采集监测点,为企业形成8个厂区的能源互联网,以及依靠大数据技术建设智能微网管控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开展水、电、光、储多能源协调消费和综合管理。

问:您对供电部门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有何期望?

赵伟:根据产业升级需要,今年还需和供电部门协商为我们已有的两个35千伏用户变电站的备供容量进行增容。此外,我们也希望供电部门能够在高新技术产业能效分析、用能结构升级优化和企业经营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撑,共同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优质供电助力地方发展 乡村振兴再期大有作为

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沛县栖山镇副镇长兼胡楼社区党总支书记 王吉永

刊发媒体:中国江苏网

问:在胡楼新村的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作了哪些工作让您印象深刻?

答:作为农村基层代表,我可以肯定的说,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全面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实施。这十来年间,我们胡楼村从贫穷破败的小村庄一跃成为建设先进村、十佳示范村,实现了蜕变,焕发出勃勃生机,离不开供电公司的有力支撑。在我们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寻求机遇、筑巢引凤的关键时期,供电公司为胡楼村的电力改造制定详实的方案,将电网建设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积极改造升级农村配电网,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彻底解决了栖山镇用电短缺和孤网运行的问题。真正做到了电网更坚强、供电更可靠、服务更优质,为我们村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问:在胡楼村发展菌菇、中药材种植加工,服装加工厂,以及乡村特色采摘、旅游等新产业的过程,供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答:新村建设的再好,村民没有经济来源,坐吃山空绝对不行。我们胡楼村经过滚打摸爬,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具有符合本村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供电公司在做好群众保供电工作的同时,在护航我们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以“保姆式”、一对一的方式服务我们各项产业的发展全过程,在电网升级优化的基础上,还做好电力配套前置和指导,并通过“阳光业扩、特快电力”绿色服务通道,帮助我们做好办电事宜,在菌菇产业园建设中,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电手续,缩短送电时长,在5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验收,为一期建成的150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的快速投产奠定了基础。原来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我们相信“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只要乡村振兴的脚步不停歇,供电公司的服务就不会停步。

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您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对乡村振兴有助力吗?

答:我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电网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身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为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国家电网提出的加快构建智能电网、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等措施,既能充分利用各地自身的水能、风能,又能让太阳能、沼气等生物能等新兴能源大有作为,为我们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让接续推进绿色乡村振兴和低碳乡村振兴在乡村不再是蓝图规划,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路径。

支持江苏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

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何健忠

刊发媒体:扬子晚报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的江苏,“十四五”关键期该从何处发力?正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国邮政集团泰兴市分公司城区分局局长、江平路支局支局长何健忠代表提出,建议加大对江苏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扶持与投入,支持江苏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

何健忠说,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其中电力行业占41%,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电力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电力消费向高效节能转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江苏具备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何健忠在会前进行了大量调研。他认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城市间生产力要素高质量聚集的发展需求,为能源互联网先进技术在江苏实践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江苏能源互联网建设有助于广泛链接上下游资源和需求,形成业务融通、数据共享的一站式平台,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助力城市融合与城市发展。

目前,江苏正全力攻关未来能源发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并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江苏省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规划》,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5个城市率先开展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完成了南京江北“十站合一”综合能源站、苏州工业园区主动配电网、盐城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协调控制系统等第一批67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建设经验,为后续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为此,他建议推进全国可再生能源规划研究,并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在政府统一引导下,统筹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标准体系,优化完善全国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与发展布局,将能源互联网规划深度融入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加大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科研投入,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跨领域组建创新中心,着力攻关突破核心领域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他呼吁支持江苏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加大对江苏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扶持与投入,支持±800千伏白鹤滩水电入苏工程、江苏海上风电柔性输电平台、综合能源站等重点项目建设,率先建成满足省内外电源和多元负荷互联互通需求的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推动江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与全社会综合能效提升,为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江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