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刘璠:供电的成绩“了不起”

记者:2020年,南通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36.3亿元,增长4.7%,顺利跨入“万亿俱乐部”。GDP突破万亿元,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在招大项目、引好项目过程中,南通供电公司护航重大项目建设需要,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对此,您怎么看?
刘璠:2020年南通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过万亿”给不平凡的2020年和“十三五”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注脚。去年,南通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中天绿色精品钢、桐昆聚酯一体化、金光纸业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南通。项目落地,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前些天我在参加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时,市政府主要领导也提到了供电公司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大项目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年来,南通供电公司从市委市政府及广大电力客户最关切的事情抓起,聚焦市政府“重大项目突破年”部署,出台安心通电优化营商环境12条举措,压减客户办电环节,全力压降企业用能成本,为重大项目实施业扩配套工程进行全方位服务,定期跟踪项目进展,安排专人定期梳理重大项目的报装进度、工程进展、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为重大项目建设、改善南通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听沈华同志介绍,去年南通省级重大产业项目接电率为95.2%,是全省最高,值得点赞!
记者:对于供电服务,您有怎样的切身感受?
刘璠:电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作为国家电网广大用户之一,这些年,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供电公司电力服务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十几年前最大的印象是电不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停电,现在不一样了,不说我都记不得上次停电是什么时候。沈华同志告诉我,去年供电公司推进不停电作业和快速抢修,全地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长同比下降34.7%,万户投诉率降低至0.2,真是了不起的成绩!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间,供电公司也主动作为,对全市所有的发热门诊医院进行了用电隐患排查,全市各大医院供电设备平稳有序,供电质量安全可靠,供电公司用实干笃行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电网提出,要结合农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农村生活和智慧用能等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对此您怎么看?

刘璠:电力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一举措的提出,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南通供电公司就在不断推进“供电+能效服务”转型,将农村供电所升级改造为综合能源服务站点,组建能效服务团队,满足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电气化等能源需求。前几天我看新闻,海安城东供电所综合能源服务站落成,它的业务范围包括开拓综合能源市场、宣传和推广电能替代、客户分布式电源并网、智能小区运营管理、客户端变电所代维,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推广、销售及运维等各方面,业务范围很广,能够满足农村多元用能需求。相信随着供电公司的进一步推广,一定会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带来强大推动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要承诺,您觉得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璠:电力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本前提。“能源互联网”将水、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类型紧密融合,能够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它代表着电网发展方向和更高阶段,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大趋势,能够推动能源电力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电力消费向高效节能转型,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希望南通供电公司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继续改革、优化、提升,以电为中心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形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业务集群,为企业、更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