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电”亮助学光芒
2021年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由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捐助的电脑通过空运快递抵达了贵州贞丰县,为孩子们打开了网络看世界的大门。同一天,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电亮微光”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参与者吴昊被表彰为2020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
2016年,刚刚入职常州供电公司的吴昊从公司贞丰助学网站上,看到了贵州贞丰山区里一位名叫梁桥的小姑娘的照片。此时,她与卧病在床的奶奶相依为命,6岁便独自艰难生活。被瞬间触动的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束微光。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五年来,吴昊始终践行雷锋名言,将志愿助学的温暖光芒不断传递。
从2016年起,吴昊便积极参与到贞丰助学捐款活动,担任公司助学活动的联络人。工作之余,他走进公司一个个部门、班组,和同事们分享贞丰贫困孩子们的故事,号召团青捐资捐物。
在吴昊与公司其他志愿者的号召下,近年来累计收集捐款20余万元,一份份书籍与慰问品,有效改善了山村学校教学条件和贫困儿童生活状况。
2018年,吴昊来到他牵挂已久的贵州贞丰县平袍小学,他的心情既喜又忧。随着扶贫攻坚不断推进,贞丰县的物质条件大大改善,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却愈发强烈,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满足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的新时代扶贫思路点醒了我,相比于物质帮扶,培养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带来改变。”吴昊说道。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吴昊迅速筹备了“电力课堂”,把电的奥秘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激发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助学之余,吴昊跋涉走访了多户留守儿童家庭,当起了孩子们的“临时家长”,传递知识、一同嬉戏,更努力消解家中长辈“读书无用论”的误区。
助学帮扶的日子短暂而难忘,回到常州的吴昊不仅挂念着贞丰的孩子们,心中更多了一份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
“我们不需要捐钱。”位于常州市金坛区茅山革命老区的罗村小学学生坚定地说道。该校187名学生中,78%是留守儿童,其中143人难得或从未出门旅游。吴昊在这群孩子们中看到了熟悉的眼神。

在“扶贫先扶志”的思路引导下,吴昊很快行动起来,策划并参与了“山娃看世界”游学课程:参观智慧变电站与无人机巡线的“趣味电力游学”、带领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力争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体验一场电影、欣赏一次音乐会。
“游学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山外的世界,这份向往也会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吴昊说道。
始于爱心,臻于责任,五年前的小梁桥,如今已顺利升学进入初中,而随着捐赠电脑的抵达,吴昊正在筹备平袍小学的线上助学项目,更好地掌握学生们的动态,让关爱实时在线,让牵挂不再遥远。(唐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