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供电公司:“暖心”文化的相互作用力
爱心需要传递,齐心则要团结。
那么暖心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2月26日之后,淮安供电公司淮阴营业部员工梁强强对这个关键词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就是“相互”。
这个春节虽未归家,好在顿顿吃得团圆
“那你不回来春节怎么办?一个人在那里我们也不放心啊!”“没事儿,我在宿舍里包点饺子吃,没关系的。”“行吧,那你记得照顾好自己。”挂了父母电话后的梁强强长舒一口气,虽然嘴上说着没事,可是心头难免有些失落,这个春节于他而言,少了点家的味道,多了点孤独的涩味。
这会正是春节前的一周,来自安徽宿州的淮阴营业部新进员工梁强强打定主意,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留淮过年。
然而当这个消息传入梁强强所在部门负责人孙东洲的耳朵里的时候,孙主任立马找上了赶下班正准备去超市买水饺的梁强强说道,“小梁,这个春节不回家是吧?那除夕夜就到我家来吧,人多也热闹。”
“孙主任,这不太好吧,除夕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一个外人……”梁强强有些羞涩地说道。
“这我得好好教育你一下了,哪有什么外人不外人,进了营业部的大门,咱们就是一家人。”孙主任笑着说道,“怎么的,害怕我手艺不行啊?”
“当然不是……”
“那就这样说定了!而且不只是除夕夜一天,我已经和汤主任、还有你的许班长商量好了,把工作里的值班制落实到我们的部门文化里来,每人请你到家里做客一天。春节嘛,就是要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
这时的企业文化可以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那就是“家”。

这个元宵非比寻常,暖在汤圆品得真情
元宵节前两天,有一个想法一直在梁强强的脑海里不断回荡,那就是在元宵节当天,亲手为部门里的几位“家长”送上一碗亲手包的汤圆。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另外几位小伙伴的鼎力支持。于是,他们一同准备好了各类食材,在元宵节当天的猜灯谜活动中提前离场,赶到职工食堂开始“搓”汤圆。
当孙主任一行人来到食堂,满屋子弥漫的全是暖暖的意味。
“孙主任,这一碗汤圆是我亲手搓的,丑是丑了点,您可千万别嫌弃。”梁强强捧着手里的那一碗汤圆对着刚坐下、对这突发情况也有些手足无措的孙主任说道。
“怎么会呢,我来尝尝。”这会的孙主任秒懂了现场状况,一口一个吃光了碗里的汤圆,也笑了起来。
随着饭点时间的到来,食堂里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家在县区,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青年员工们,孙主任又立马起身招呼着大家坐在一桌,准备将剩余的汤圆消灭干净。
“今年的元宵节可真不一般。”孙主任笑着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难忘今宵’四个字里所蕴含的真正意味了。”
“那就再来一碗,可不能浪费。”
就是这样,“暖心”文化既是淮安供电公司淮阴营业部党委企业文化体系中最坚实的树枝,也是最温柔的细流,既能茁壮成长,也会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