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供电公司:供电所的“藏宝图”
“正兵啊,我估摸着上周你刚来的,可能要到下个月再来看看我这个糟老头子,没想到今天你就来了!正巧,我闺女给我买的电热毯到了,我一个老头子不认识字,也不敢瞎捣鼓,你帮我看看?”1月5日,淮安区石塘镇张晓龙老人对前来探望他的淮安供电公司淮安营业部马甸供电所王正兵说道。
据了解,这位张晓龙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了,老伴已去世多年,儿女们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来一直是独身一人在家生活,加之老人行动也很不方便,所以日常的生活都是隔壁邻居帮忙代打理的,这几天张大爷家的电器时不时地会忽然断电,老人就拿个竹棍子敲打房檐上的保险丝,有时也能管个半天一天的,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保险丝彻底坏掉了,无论老人再怎么敲打都通不了电了,凑巧这段时间邻居进城有事了。没有办法的张大爷只好一个人步履蹒跚的前往供电所报修。
来到供电所,已经是傍晚时分,此时正在值班的王正兵见到这种情况立马上前搀扶,打听到来龙去脉后,一路护送老人到家,在手电筒照明下,王正兵利索的帮老人重新更换了保险丝,电是通了,不放心的王正兵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对老人屋内的线路、开关、插座、电灯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修理,并且把老人够不着的插座、开关和保险盒全部进行了改装...
“张大爷,这大老远的跑一趟太不容易了,以后啊再有用电问题您老直接打我电话就行!”
“岁数大咯,手机也不会用,平时有什么事呀,都是隔壁邻居帮俺联系家里娃儿的...”
“那这样,您老呀把这个号码收好,有事情就请邻居打给我,我呀!刚从流均调过来的,对着也不是很熟,平时没事我就上您家转转!”
道别了老人后,王正兵在回去的路上想到:“像张大爷这样的老人肯定不是个例,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外打工,留守老人年龄较大,他们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就更谈不上线上智能办电、交电费了,这严寒酷暑的,来供电所又特别不方便。如何能让留守老人不跑腿,甚至少跑腿?上门服务!可刚刚才调到马甸供电所的他又对自己辖区的路线不是很熟悉...”
就这样一路思考着回到所里的他匆忙吃了口晚饭后便拿出了自己的工作簿,打开电脑调取台区数据,记下客户地址,此后的两个星期,初来乍到的王正兵白天跑台区,记下辖区里留守老人的具体位置,晚上核对户号,在工作簿上标注需要上门服务老人的姓名住址...6个村,18个台区,1200余户,每天近10公里的路程让王正兵的微信步数常常霸占朋友圈第一。
以辖区台变为中心,发散至各村居老人的详细路线…历时半个月终于完成了!这张手绘地图简洁却不简单,它便是王正兵结合供电所“白名单”(特殊人群上门收取电费)绘制的“八旬老人免跑图”,地图上不仅标注了各个村庄的详细位置,各个村居的八旬留守老人也标注的清清楚楚。
“王大爷,这个月的电费单我给您送过来了...”
“刘阿姨,您这插头时间长了,有漏电危险,我已经给您换了个新的....”
“对,大家的用电问题都可以找我,您一个电话,或者啊,让邻里乡亲的带个话,不要大家来回跑了...”
靠着这张“藏宝图”,王正兵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小李,我这有块电表要装,一时半会走不开,小王庄的李大爷家没电了,你打开我桌上的笔记本第一页,上门用红色笔圈起来的李涛家就是了,你按着这个路线走,准没错!”
“王哥,你这路线图还真管用,一找一个准,赶明儿我也画个我辖区的!到时候就不用东一头西一头的瞎问了!”
自从王正兵的爱心免跑图被大家知道后,迅速在所里推广起来,着实解决了平时值班人员对报修地不熟悉的困境,尤其是留守的孤寡老人们,都被大家一一标注了出来,这一张张免跑图,凑在一起真正成了一张石塘镇“藏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