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泰州供电公司:智慧管理贯通电缆全寿命
“这是东镇1号线1号电缆段,400平方毫米,最初是由东方小镇某配电房居配工程在2011年投运,2014年该电缆距变电所端273米处发生接地故障,增加中间接头1处。”1月11日,国网泰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运检一班班长沈鹏为班组成员讲解中国医药城辖区内几段配电电缆的“前世今生”。
泰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自主打造电缆全寿命智慧管理体系,以物联网技术、带电检测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着力加强电缆智能管控水平,提高电缆安全运行水平,助力配电电缆精益化管控。
定制生产,身份卡片全录入
2020年12月28日,江苏某电缆厂商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工生产10千伏某种型号电缆。厂商刚刚完成装箱,泰州供电公司物资部门就收到货物信息:“贵司订购的10千伏3× 400平方毫米电缆已完工,准备装车发货,预计两天后抵达泰州。”
这样的信息交互场景,已经真实出现在泰州供电,这也是电缆全寿命智慧管理体系中的首要环节。从电缆最初生产开始,供电公司就已经掌握该条电缆的生产日期、制作人员、生产过程、使用项目等各项信息,等同于建立了关于这条新生电缆的身份卡片。产品到货后,物资验收确保产品相关资料齐全,尤其是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外包装验收合格,同时确保电缆实物合格,包括实物型号以及外护套、绝缘层、铠装层验收符合标准,方可收货。
在施工准备阶段,泰州供电公司严格按照现有电缆施工工艺标准,简化操作难度,固化施工技术流程,对电缆开剥、切削坡度、绝缘处理、设备压接等关键工艺,推广使用机械化、流水线式制作工艺。
精益运维,状态监测全感知
“滴,扫描成功。”去年12月30日,泰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运检人员刘伟正在扫描电缆设备上的RFID标识,随即手持终端就快速识别出电缆、通道及其附属设备设施,并清晰调阅出相关的投运年限、台账、故障等历史信息,获取相关电缆通道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的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辅助开展巡检、抢修、消缺、试验等各项作业。
而这些并不是电缆全寿命智慧管理体系的全部,真正的“秘密武器”还在配电运检室的全景展示厅内。据了解,配电运检室还研发了一套基于数字孪生和5G通信技术的电缆通道全景可视化智慧巡检系统,是利用AR虚拟建模,结合物联网监测设备,实现电力设施现场环境的1:1全景数字化映射,实时反映环境变化和隐患排查,可以有效提高电缆巡视人员的巡视抢修效率。
同时为了加快终端、后台及巡检人员手持设备间的快速链接,配电运检室还应用5G切片技术,在独立的物理网络上,且分出多个逻辑网络,同时对AR、无人机、状态监测设备等不同领域需求提供相适应的网络特性,实现毫秒级的需求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