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灌云县供电公司:全国“菜篮子”注入发展新活力-东台报业网

连云港灌云县供电公司:全国“菜篮子”注入发展新活力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456     日期:2020-10-10 18:16:37
仲秋时节的江淮大地,稻黍浪涌,果蔬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有着全国“菜篮子”之称的连云港灌云,电气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优质电力令乡村生活换新颜。智能温控、机井灌溉,村民荷包“鼓”起来;拨个电话、划着手机,办电速度“快”起来;电能替代、清洁取暖,乡村生态“新”起来。坚强电网

仲秋时节的江淮大地,稻黍浪涌,果蔬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有着全国“菜篮子”之称的连云港灌云,电气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优质电力令乡村生活换新颜。智能温控、机井灌溉,村民荷包“鼓”起来;拨个电话、划着手机,办电速度“快”起来;电能替代、清洁取暖,乡村生态“新”起来。

坚强电网兴产业

在灌云燕尾的北欧农庄,通风、清洗、消毒、投料……在现代化电器设备的支持下,生猪养殖的一条龙作业有条不紊。

北欧农庄有限公司,是来自丹麦的农业和食品项目开发企业。“我们分别在2010、2011年在灌云县投资成立了丹育种猪技术有限公司和北欧农庄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外进口猪发展育种,后期进行育崽生猪化养殖,实现生产循环。”北欧农庄负责人Joergen Lindberg说。

而随着一系列现代化养殖设备的运行,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农庄的用电负荷达到548千伏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对农庄周边实施农配网线路环网改造工程建设,若遇突发停电故障,可迅速调至其他线路供电,此外定期与隔离场内工作人员进行视频会诊,确保场内各项用电设备状况我们都能及时掌握。”圩燕供电所负责人孟江说。

在坚强的电力支持下,当地通过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合力统筹,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的优势,建立了包括北欧农庄在内,约6.8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拥有畜牧养殖基地、有机蔬菜基地、果木种植基地等大大小小的生态农业项目,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新高地。

电能替代增收益

孙雨明是灌云圩丰镇的一名紫菜养殖户,炎夏期间,随着气温升高,他正忙着拆除紫菜养殖网棚,而接下来的几个月就是紫菜成熟收获的季节,收获、烘干、冷藏……还有一系列工作等着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灌云燕尾紧靠广阔海涂的有利条件,决定了水产养殖是当地农村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地政府积极鼓励村民发展渔业生产。现在,灌云共有水产养殖面积8.2万多亩,是江苏省有名的“水产之乡”,其中尤以紫菜养殖为当地一大特色。

孙雨明说,紫菜最重要的是一水二电三烘干,无论是前期下海收割,还是后期的加工都离不开电。近两年,为推动这一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当地村民致富,灌云县供电公司还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电能替代,促进水产养殖业电气化加工升级。

2019年,在供电公司推动下,孙雨明将原先的锅炉设备替换成电力配套设备。电烘干设备能对温度、时间进行自动调节,有利于提升紫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据测算,通过实施电能替代,每户紫菜平均产量较燃煤提升20%以上,年增收30万元以上。

优质服务助安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素有“黄海第一村”之称的三百弓村,茂密的树木,幽静的小道,清澈的河流,加之古朴和现代交融的民居,构成一幅生态宜居画卷。

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灌云县供电公司以电为媒,持续为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电靓了村民们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该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将“精品台区”建设纳入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与特色小镇建设、古村落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大到每一台变压器的位置、每一条线路的走向,小到每一个电表箱的布点,都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

以三百弓村为例,在灌云供电的大力支持下,全村配变台区、低压线路及计量装置实施了全面改造,供电台区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加精良,工艺更加规范,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同时,灌云县供电公司在各村不定期设立共产党员服务驿站,将电力服务工作延伸到“最后一百米”。在各村的服务驿站内,党员志愿者利用“网上国网”等平台,指导村民们线上办理各类用电业务,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村、简单业务一次都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