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供电公司:无人机精细巡检再添翼
“220千伏新永2Y95线36号杆中相大号侧U型挂环缺少销钉、螺母平扣,需要紧急消缺!”10月28日15时,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根据无人机拍摄的异常图像,迅速对缺陷开展研判处理。
无人机为线路巡检提供了全新视角。而随着无人机业务逐年扩展,巡检工作量水涨船高,旧有模式暴露出巡检时效性弱、针对性差、飞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弊端。如何用好这双“慧眼”?今年,常州供电盘点无人机应用经验,以刚性需求为导向,以柔性团队为支点,实行无人机精细化巡检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靶向巡检 精准消缺
将新永线上的缺陷暴露无遗的航拍照片,正是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的成果。“这个角度的缺陷,光靠肉眼巡视很难发现,而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就能很清晰地显示这一点。” 常州供电输电运检一班副班长钱骁说。
实时掌握本体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线路安全运行,是输电运维的刚性需求。目前,无人机月均拍摄照片超过7000余张,在这些海量图像中,常州供电重点关注常规巡检中的视角盲区,如地线挂点,金具、绝缘子上侧表面等位置。通过图像检视,10月以来,该公司共发现紧急缺陷6条,普通缺陷253条,消缺数量同比增加11.4%。
精细化的靶向巡检,让工作事半功倍。“以往登杆检查时,需要逐基确认杆塔各个部件状况,判断是否需要消缺。现在有了无人机帮助,把我们从大量机械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常州供电输电运检室运行专职李波说。
每月初,常州供电输电运检室根据停电安排,针对性规划当月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各班组根据巡检图片,对设备状态综合评估后,利用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市政迁改等工程中的线路停电区间,统筹安排消缺计划,避免了重复停电。
柔性班组 灵活运转
构建柔性无人机班组,是常州供电在无人机巡检模式上的新尝试。
在柔性班组内,运检专业骨干作为核心成员,凭借自身技术、经验优势,指导班组人员提高飞巡作业质量。飞巡人员组成多个小组,采取定期轮换的方式,交替负责巡视与航迹标注任务。
“技术骨干+业务小组”形式,保证柔性班组灵活应对多种任务组合,适应不同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杆塔类型,不同类型的绝缘子和金具,现在飞巡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拍摄要点,这对我们分析设备状况帮助很大。”常州供电输电运检一班巡检员李帆说。
业务能力日渐精湛,班组管理也得以完善。“以往飞巡人员流动性强,作业质量无法保证。有了班组人员进驻管理之后,飞手队伍稳定,日均巡检8基杆塔,有效照片数量同比提高了20%。”作为班组骨干,巡检人员承担偶发性故障巡视任务,并将运检班组需求实时传递至各飞巡小组,统筹制定巡检计划、图像验证、人员安排等工作。巡检骨干与飞巡小组有机结合,大大拓展了柔性无人机班组业务范畴。
据统计,截至10月底,常州供电共完成4306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杆塔的无人机精细化巡检作业,累计实施4534基杆塔自主巡检航迹采集工作,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5.71%和16.78%。(唐思恒)